李安
本赛季的世界斯诺克赛事尚未落幕,女裁判李安已成功执裁了两场排名赛决赛。在男性运动员为主的这项运动中,李安以其独特的风格在赛场上独树一帜。他身着裁判般的西装,长发垂至腰间,神态严谨,未施粉黛,笑意稀少,她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举止显得更为中性,“我认为选手们并不希望我在担任裁判时过分展示我的女性特质,那样对他们来说可能会产生某种影响。”
她是裁判,也是旅行者
从大庆至直布罗陀,李安的裁判生涯经历了显著的转变。去年十月末,在国锦赛的举办地大庆,她身临决赛战场,这是她首次在排名赛决赛中担任裁判。尽管内心激动不已,她努力抑制住这份情感,不断提醒自己维持以往的风格。通常情况下,我们是在八强阶段才会知晓后续比赛将由哪位裁判执裁,而她直到半决赛当天才得知自己将站在决赛的裁判席上。我感到十分意外,此前我并未深思过此事,在我看来,任何比赛都并无二致,然而听闻后却心情愉悦,这也充分体现了世界台球联合会对我个人的信赖。
决赛前夕,李安抵达酒店后,于书桌前静坐片刻,心中期盼自己的首场决赛演出能够更加出色。她不禁想象,这场决赛将如何扣人心弦、如何紧张刺激,鉴于丁俊晖与塞尔比之间的对决,众多观众都翘首以盼一场巅峰之战。
李安本人也未曾料及,那场决赛竟演变成了一边倒的态势,丁俊晖整场比赛仅赢得了一局,“那场决赛太过简单。”未能见证一场精彩的对决,李安心中难免有些许遗憾。时至今日,她依然渴望有机会再次见证丁俊晖与塞尔比的对决,“我仍旧期待看到丁俊晖与塞尔比的较量。”丁俊晖似乎在比赛中输给塞尔比的次数略多,然而我仍旧坚信,他们之间的对决绝对值得一看。
李安
今年三月,直布罗陀公开赛上,李安再度获得了担任决赛裁判的荣幸,“这真是我始料未及。当时参赛的裁判共有24位,我是唯一一位亚洲面孔,而且是在八强赛前的最后时刻才公布执裁名单。起初,我并未听到自己的名字,以为任务就此结束,后来被告知要执裁决赛,我同样感到十分意外。不过,那场决赛进展迅速,采用七局四胜制。”
由于工作表现优异,李安赢得了世台联的信赖,因此她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排名赛的赛场上。这也就意味着,她需要像众多选手一样,成为一名“旅行者”。在工作期间,李安的日程安排相当简约,她通常只在场馆和酒店之间穿梭,很少有机会与朋友们相聚,因为她不想让杂事干扰到她的职业发展。她站在赛场上,神采奕奕,气质出众,眼中流露出对比赛局势的从容把握。当耳畔传来观众席上的低语时,她便会毫不犹豫地以最坚定的目光回应。面对她的这份自信,李安这样阐释:“这份自信源于我对规则的深刻理解,我通晓所有规则,因此面对规则书中未提及的未知情况,我也不会感到畏惧。”
自踏入“旅行者”这一角色以来,李安的日子过得既孤独又乏味。她身边只有书籍和电脑相伴,性格内敛的她在内心深处并不需要过多的倾诉。那些真正了解李安的人都知道,她那坚韧不拔的性格是经过多年磨砺而形成的。她自幼便前往澳大利亚留学,至今已在那里生活了近二十年,如此漫长的岁月让她早已习惯了独处的生活。她不止一次有过这样的体验,每次从睡梦中醒来,望着酒店房间的天花板,心中不禁自问:“我究竟身处何方?”当别人询问她所住的酒店房间号时,她有时竟无法准确回答,然而对于这种孤独而又乏味的生活,她却常常感到心甘情愿。
爱斯诺克爱到骨子里
她对斯诺克的热爱,宛如热恋中的女子对心爱之人的深情。那些色彩斑斓的球,在球桌上来回碰撞并落入袋中的循环往复,对李安来说,具有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吸引力,使她在这项运动中陶醉不已,“许多朋友都说我是个‘球迷’。”在斯诺克界,女性运动员的数量相对较少,若有机会,我渴望能专心致志地练习和参与比赛球迷网,而不仅仅是一名职业选手。我自2000年起参与比赛,直至2013年,在这期间,我的队友均为男性。或许与女性选手对决时,我会有片刻的紧张情绪。
尽管大家普遍知晓李安在斯诺克赛事中担任的是裁判一职,然而在履行裁判职责之余,她对于握着球杆的感觉依然乐在其中,“我本人也渴望亲自参与比赛,遇到小型赛事,我便会亲自拿起球杆参与。至于大型赛事,我目前还未考虑参与,因为我感觉自己尚未做好准备。”尽管她不具备击出单杆147分的高超技艺,但她的实力却不容任何男性选手轻视,“在正式比赛中,我曾创下单杆77分的高分,而在训练中,我的最高分更是达到了单杆94分。”
李安
李安外表坚毅,内心却藏有感性的一面。当她目睹袁思俊数年前因身材矮小而需踮起脚尖打球时,她的内心被深深触动。每当看到年轻选手获得职业资格,她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,兴奋不已。她表示,只要有机会,她便会投身于执裁业余世锦赛和世青赛的工作中,并在比赛之余,她还乐于照顾周跃龙和赵心童等人。在我看来,选手若能在业余选手阶段获得职业资格,这比在排名赛中夺冠更令我心生感动。
李安心中有一段往事,每当回忆起便深受触动。他曾记得一位老选手,他不幸患上了帕金森病,导致右手频繁颤抖。然而,他并未因此放弃,反而用两年时间刻苦训练,学会了用左手打球,其技艺同样精湛。然而,几年后,帕金森病又影响了他的左手,使他再也无法继续打球。决赛裁判工作完成后,他决定不再继续打球,这是无奈之举。他对斯诺克情有独钟,却因故无法再参加比赛。采访结束时,李安对笔者透露,提及这段往事,他仍旧难以抑制自己的泪水。或许,正是老选手对斯诺克的深厚情感触动了他,作为旁观者的李安对此感同身受。
她也有女性的一面
李安身为女性,即便在忙碌的工作之余,也时常流露出她多面的魅力,“我的着装风格常常让朋友们感到惊讶,因为他们从未见过我身着裙装。尤其是在夏日,我偏爱长裙与高跟鞋,当他们目睹这一幕时,不禁瞪大了眼睛,好奇地问我是何原因如此打扮。”这与她在职场中的形象截然不同,“在职场中,我的着装较为中性,过去常常需要打领带搭配衬衫。”过去有位官员曾向我提及,若穿着男士款式的衬衫参与裁球工作,我应当系上领结而非领带。我个人认为,衬衫与西装搭配起来更为舒适,实际上衬衫还能有效遮挡一些热量,这一点相当不错。在比赛过程中,我会适时更换外套,以免显得过于女性化,同时我也觉得选手们可能不希望我在执法时过分展示我的女性特质,因为这可能会对他们产生某种影响。
若能更加无懈可击,李安渴望让笑容显得更加迷人,她偶尔也会对着镜面展露笑颜,时而甜美,时而俏皮,她并非仅限于严肃的面容,亦能展现出熠熠生辉的风采,“我期望笑容更加甜美。每当我登台,总有人好奇地询问‘你为何如此严肃’,在我全神贯注之时,不自觉地皱起眉头,显得较为凶狠。”我内心深处渴望拥有那迷人的微笑。然而,这对我来说似乎遥不可及,因为我发现自己难以在专注的同时,还能展现出笑容。”
李安是在回国之后才开始了解“气场”这一概念的,她至今对它的真正含义仍感困惑。她的身高和体型,颇似欧美人的体格,给人留下了一种强烈的气场印象。实际上,“气场”这一词汇也是她回国后才开始学习的。那时,有人曾评价她说“你的气场很强大”,她便反问“什么是气场?”后来,她认为这可能是指控场能力,即能够使观众安静下来,专注于观看比赛。
在与男士的约会中,“美女”常常有资本“迟到”。李安虽堪称绝世佳人,却自称守时严谨,却非那种预留充裕时间准备的人。她以按时抵达赛场为例,“我的工作从不会迟到,但若要在8点45分抵达赛场,我绝不会提前至8点30分,我倾向于在8点40分至45分之间到达。即便给我充足的时间提前到赛场,我也难以做到,我更愿意选择喝杯咖啡或是稍作休息。”她并不介意朋友们之间的打趣,“我这类人嘛,就是那种常被朋友们戏谑的对象。每当与朋友们相聚,他们总会调侃我说:‘你怎么这么笨呢’。”李安说完,露出了一丝爽朗的笑容,她的笑容清新自然,不带任何奢华装饰,她依旧成为了场上那道美丽动人的风景。